疯狂:40分钟揽1.365亿承载着诚恳务实、严谨开放、成就客户企业价值观的阳光家庭光伏与自古好汉辈出的山东相遇,注定要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据介绍,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企业,是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代建企业。在进村入户方面,《嘉兴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力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到2020年完成11万户。
在进园入企方面,《嘉兴市推进光伏发电应用进园入企工作方案》提出,到2019年全市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比例达到100%,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全面打造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园区,建设一批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000平方米以上工业企业屋顶实现全覆盖。数据显示,试点五年来,嘉兴市光伏应用朋友圈持续扩大,光伏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102%。昨天,记者从嘉兴市光伏办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光伏应用市场,嘉兴市制定了相关企业综合评价办法,成立了嘉兴市家庭光伏应用联盟,以一揽子举措推动光伏应用更阳光更健康。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应用模式也走向了多样化。放眼全国,嘉兴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走在前列,装机规模占全国的7.6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嘉兴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效明显,累计受理和并网容量分别为1418.68兆瓦和1328.72兆瓦,分别占全省的31.6%和33.6%。嘉兴市光伏办负责人介绍说,这项综合评价每年实施一次,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资金实力、材料采购、技术力量、企业信誉、项目业绩、服务水平等,评价体系设有若干加分项和减分项,根据最终得分将企业划分为A+ABC四个等级,并建立了奖惩激励机制。不可否认,分布式光伏的疾行,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尤其是离不开补贴这个拐杖。
采访中经济导报记者获悉,土地性质的确认也是导致分布式光伏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国外很多光伏电站项目,接入由当地政府负责,但在国内,要靠光伏企业自己去完成。5月至6月,供不应求,客户不停催货;7月开始,新上的项目,标杆电价下降了0.13元/千瓦时,现在为0.85元/千瓦时,客户担心回本时间拉长了。度电成本下降是十三五期间光伏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什么导致了光伏发电价格居高不下?土地、设备等难降的投资成本之下,分布式光伏投资商如何权衡收益与投资?屋顶租金越来越高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上半年光伏电站新增装机1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新增700万千瓦,为2016年同期新增规模的近3倍,居民分布式户用装机数量是去年同期的7倍;另一方面,下调后的新标杆电价仍偏高。
根据我国制定的2020年实现居民侧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发展目标,2020年国内光伏发电每度成本须降至0.56元以下,较目前0.7元的成本须下降25%以上。丢不掉补贴拐杖根据我国光伏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装机总量达到150吉瓦,十三五时期,每年将新增15吉瓦-20吉瓦的光伏发电,政策推动之下,分布式光伏业增长迅速,颜先生的业务就由之前的地面光伏电站为主转为分布式光伏为主。
接入电网成本难降土地成本之外,接入电网的费用,也是成本中的大块头。价格要控制在每瓦0.2元到0.3元之间,若每瓦超过1元,这单业务就入不敷出,划不来了。上述受访的王姓项目经理算了一笔账,建筑面积50平方米的民房阳面屋顶,其装机容量是5千瓦,用户的投资约需4万元,一年发电7000千瓦时,并网电价是0.85元/千瓦时,用户年发电收入5950元,如果没有补贴,需要7年才能回本。好在每千瓦时能拿到的补贴为0.42元,且根据政策,20年补贴期限不变,这种局面之下,用户才有积极性。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办公室相关人士之前公开表示,鉴于已经显示出来的巨大潜力,未来我国光伏的发展方向重点放在了中部和东部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上。一个20兆瓦的农业光伏项目,土地经流转或者转变性质变为建设用地后,新增的成本至少要2000万元以上而且传统养殖产业仍以小规模经营与粗放型养殖为主,设施简陋、污染问题严重、效率低下、技术含量不高、养殖过程不可控,水产品安全问题严峻。项目占地面积2720亩,目前开发的第一期共500亩,养殖面积364亩,分为1个蓄水沉淀池、3个养殖池、1个人工湿地,共安装光伏组件40656块。
光伏渔业市场前景广阔 商业化可期当前我国光伏行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差异明显,中东部沿海地区具备良好的电力消纳能力,加之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具备光伏+渔业的发展潜力。总体来看,随着以渔光一体为代表的跨界光伏产业在我国的不断复制、推广,不仅能大大提升我国空间、国土资源的复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的高效协同发展,而且能使太阳能这种最经济、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真正惠及全中国人民,促进并加快我国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缓解我国愈加沉重的环境、资源压力,解决我国未来的能源供应问题。
业内人士介绍,在利用水面资源养鱼的同时,再利用空间太阳能,将使亩利润比单纯水产养殖大幅提高。据了解,通威已经打通了水产养殖和光伏两个产业链的上下游。
据悉,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是通威首个并网发电的渔光一体项目。一期建设的10兆瓦光伏电站投入1.1亿元,每年的发电约为1300万度,二期2720亩建成后共计80兆瓦,预计总投入6.5亿元。对此宜适当引导和规范,避免行业出现无序发展。我国渔光一体市场前景广阔,胡荣柱介绍,我国拥有4500万亩精养鱼塘,若全部建成渔光一体电站,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1200GW至1500GW,年发电收入高达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近日在新华网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由于对我国能源行业的杰出贡献,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荣获2017中国能源影响力人物奖。胡荣柱表示,渔光一体的最大突破就是藻菌调控技术,它很好的解决了有害藻和有益藻的生长问题。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荣获2017中国能源影响力人物。通威多年的实践证明,渔光一体投资收益达到甚至超过预期,商业化可行。
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表示,渔光一体模式在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亦节约土地资源空间,能够很好的融合现代水产和太阳能光伏两大产业,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推进了多年的渔光一体模式,正在将通威的两大强势主业相互融合推进。
通威集团通过30多年深耕农村市场以及在光伏领域的稳扎稳打,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渔光一体道路。一位研究光伏农业多年的专家亦表示,光伏农业项目切忌简单组合,这是一条死胡同,简单组合影响农业养殖业生产简单生产,得不偿失。
助力水产转型升级 实现水产、光伏1+1>2协调效应光伏+农、渔业模式发展至今呈现了良好的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区建立了240个光伏+农、渔业项目,江苏、江西、山东、浙江、安徽五省水面光伏的装机容量已超过2.3GW。通威渔光一体项目人均管理养殖面积从现有的20-200亩提升至500-1000亩,物联网化的养殖过程管理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并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生活品质与幸福感。2014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2亿亩,然而养殖户受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靠水产品的产出,获得效益并不十分理想。行业健康发展仍需标准规范目前光伏农业在业内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目前光伏渔业项目不在少数,但也出现了一些重光轻渔假渔光伪渔光的苗头。
在此次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由于对我国能源行业健康发展、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杰出贡献,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荣获2017中国能源影响力人物奖。建议出台标准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避免行业出现泥沙俱下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胡荣柱说。
光照较好时,日发电量能达到7.8万度。随着西部新能源弃光限电日益突出,光伏发电逐步向中东部布局,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不少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屋顶光伏+农业光伏+养殖等项目。
渔光一体模式还利用技术的创新集成,建设了零污染、零排放的智能渔业养殖园区,实现全程可追溯、可控制,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对于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基地于2015年12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一年多来已累计发电1000多万千瓦时,收获水产品30多万斤。
大力发展和推广渔光一体这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实现鱼、电、环保的一体化大丰收,还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绿色发展提供一条全新路径一位研究光伏农业多年的专家亦表示,光伏农业项目切忌简单组合,这是一条死胡同,简单组合影响农业养殖业生产简单生产,得不偿失。项目占地面积2720亩,目前开发的第一期共500亩,养殖面积364亩,分为1个蓄水沉淀池、3个养殖池、1个人工湿地,共安装光伏组件40656块。对此宜适当引导和规范,避免行业出现无序发展。
助力水产转型升级 实现水产、光伏1+1>2协调效应光伏+农、渔业模式发展至今呈现了良好的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区建立了240个光伏+农、渔业项目,江苏、江西、山东、浙江、安徽五省水面光伏的装机容量已超过2.3GW。胡荣柱表示,渔光一体的最大突破就是藻菌调控技术,它很好的解决了有害藻和有益藻的生长问题。
大力发展和推广渔光一体这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实现鱼、电、环保的一体化大丰收,还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绿色发展提供一条全新路径。通威多年的实践证明,渔光一体投资收益达到甚至超过预期,商业化可行。
据了解,通威已经打通了水产养殖和光伏两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一期建设的10兆瓦光伏电站投入1.1亿元,每年的发电约为1300万度,二期2720亩建成后共计80兆瓦,预计总投入6.5亿元。